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貓咪


貓通常指家貓,是一種小型貓科動物學名Felis silvestris catus,是野貓(Felis silvestris,又稱斑貓)中的亞種,此外也有其他未經《國際動物命名法規》認可的命名,如Felis catus。人類從古代就有養貓的紀錄,並在5000年前便已完全馴化貓,古埃及人會飼養貓來捕捉齧齒目動物等,以防止它們吃掉榖物,現在,貓成為了全世界家庭中極為廣泛的寵物,飼養率僅次於。壽命平均為12年。
品種已被認證的貓會稱為純種貓,主人會讓貓們繁殖出他們認為趨于「完美」的物種(參見選擇繁殖),但因為純種貓多為近親交配,健康狀況和混血貓相比普遍較差。只有1%的貓為純血統,其餘99%的貓為混血統

名稱與術語

學名
家貓原先的學名,是卡爾·林奈在其1758年著作《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中所取[1],稱作Felis catus。而在1775年,Johann Christian Daniel von Schreber則將野生的貓(參見斑貓)命名為Felis silvestris。2003年3月31日國際動物命名會議在2027號提案中[2],將野生的斑貓確立為F. silvestris,而家貓則歸為野生斑貓表親,學名稱作F. silvestris catus。此提案也對其他動物的分類重新審視,將17個原本基於家養型態所作的歸類,改用野生型態作為分類命名基礎,發表於《動物命名學報》(Bulletin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除了上述分類方式之外,1777年,Johann Christian Polycarp Erxleben在著作《Anfangsgründe der Naturlehre and Systema regni animalis》的分類中,家貓的學名是Felis domesticus。此命名和另兩種變形,也就是Felis catus domesticus及Felis silvestris domesticus也相當常見,但是目前為止並非《國際動物命名法規》所規範下的有效學名。

漢字的貓
關於「貓」這個字在中國文字的演變裡,屬於形聲字,形從豸、聲從苗,「」(注音符號:ㄓˋ,漢語拼音:zhì)原本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獸類,以該字為部首的字的通常為四足食肉哺乳動物;「苗」(注音符號:ㄇㄧㄠˊ,漢語拼音:miáo),聲的部分之所以用苗是因為貓的叫聲像苗,當時還沒有「喵」字的出現。在《說文解字》裡,寫作,與楷書的貓字仍非常相像。[3]

[編輯] 西方語言
在大部分的情況下,貓通常指家貓(F. silvestris catus)或其近緣動物(如斑貓,F. silvestris),如英文的cat;法語的chat等。
西方語言亦如古代中國,區分不同的貓,例如在英語中,雄貓都被稱作「tom」(在動畫片湯姆與傑利中,那隻貓亦叫「tom」),雌貓則被稱作「queen」,幼貓則被稱作「kitten」。血統的區別亦然,如非純種的貓在英國被稱為「moggy」;在美國被稱「alley-cat」,即使它們不是流浪貓(在美語中,alley意為窄巷,小弄);在台灣則被稱為「米克斯貓」(取英文mix的音譯)。

演化歷史

古代貓科動物
貓的演化可以追溯至在新生代第三紀古新世演化出的肉齒類(Creodont),肉齒類動物為所有現代食肉目動物的共同演化祖先。肉齒類動物軀體長、四肢短、、有44顆牙、大腦不發達。在始新世時,肉齒類衰弱,取而代之的物種是較進化物種「小古貓」(Miacid),小古貓是現代所有陸棲食肉動物的演化祖先,棲息在森林中,大腦比肉齒類發達,捕食效率高。
漸新世時期,古老食肉動物分支成類似現代食肉動物的樣貌,如恐齒貓(Dinictis)類。恐齒貓的體態貌似於靈貓和貓,四肢和尾巴長,利用腳掌著地行走(現代貓類用腳趾著地行走)。中新世時發展出類貓科動物類群(Pseudaelurus),類貓科動物的體態已非常像貓,也開始用腳趾著地行走,牙齒的排列也與現代貓類相同。上新世時,類貓科動物類群進化成盧那貓類(Felis lunensis),為真正的現代貓科動物,無論大小、體態皆與現代貓類相同。現代貓科動物則是在更新世演化出來的。[4]

演化近親

森林野貓(或稱歐洲野貓)

非洲野貓
更新世中期絕滅馬特里野貓,就是野貓的直接祖先,其中在九十萬年前演化出的森林野貓又出現非洲野貓亞洲沙漠貓的分支,介紹主要如下:
森林野貓(Felis silvestris silvestris):棲息於西歐南歐東歐中歐南部及蘇格蘭地區,完全不被馴化,故森林野貓非家貓的直接近親。
非洲野貓(Felis silvestris lybica ):棲息於地中海上的群島、北非以色列等地區的森林灌木林、沙石平原山地,非洲野貓常居住於人類的居住環境旁,故若有幼貓被人類抓來,極有可能被馴化,亦為短毛貓的直接近親。
沙漠貓(Felis silvestris ornata):棲息於亞俄中亞南亞伊朗的開闊平原,與非洲野貓一樣被人類馴化,亦為長毛貓的直接近親。[5]

[編輯] 馴化
貓的馴化起源研究不多。一般以家貓從古到今都保存著的畏寒特點,推測其家貓的祖先產於溫暖地帶。故非洲野貓沙漠貓有極大可能為家貓的直接近親。
在古代住過的洞穴中曾發現貓骨頭,雖然古代人可能僅是將吃貓果腹,但也有可能同時馴化、飼養貓,控制有害動物如前30世紀時,埃及農業已十分發達,當時就有養貓保護穀倉、防鼠害,故埃及人將貓奉為神明,而非純種家貓就是這些貓的後代。
前9世紀埃及人將這種馴化過的貓傳入義大利義大利4世紀時將這種短毛貓傳入歐洲內陸,並培育出純種的短毛貓,還在17世紀傳入美洲。長毛貓則是在16世紀才由土耳其傳入歐洲並培育出純種長毛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