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海馬


海馬屬於魚類,是一種奇異的小型海洋動物,身長五公分至三十公分。因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而得名。海馬的種類並不多,大約有三十二種,中國有八種。分別產于北緯三十度與南緯三十度之間的熱帶亞熱帶沿岸淺水海域。地理範圍雖廣,但他們只是疏落而狹長地分佈于沿岸水域,大多數品種主要在大西洋西部和印支太平洋地區出沒。
海馬屬具有不同於一般魚類的外形,尾鰭完全退化,脊椎則演化到如猴子尾巴一樣,可捲曲來鉤住任合突出物體,以固定身體位置。小而幾乎透明魚鰭,可使海馬任意上下左右移動,但速度緩慢。通常海馬憑借身上體色的偽裝及硬化成皮狀的皮膚以逃避掠食者。
海馬特殊的生殖方式亦引人注目,是由母魚將卵產在雄魚腹中之育兒囊,經二到三周的懷卵期,再由公魚孵出小海馬。海馬目前正面臨極大的危機,每年數以百萬計的海馬被捕撈以製成傳統中藥使用為主,或供水族館飼養。加上人類為了經濟發展大量破壞海草區、紅樹林及珊瑚礁等海馬的天然棲息地,影響尤其深遠。
全球大約有一百零五個國家的海域中有海馬,其中有六十九個國家進行海馬貿易。海馬貿易在亞洲尤甚,僅在2000年,亞洲進行的海馬貿易就達七十噸,而此前五年的貿易總量才四十噸。世界最大的活海馬出口國是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巴西美國西歐是最大的活海馬進口者,以滿足當地水族觀賞業的需求。


阿拉斯加棕熊


熊,食肉目,是屬於熊科的雜食性大型哺乳類,以肉食為主。從寒帶熱帶都有分佈。


特徵
常見的特徵有短尾、極佳的嗅覺和聽覺、五個無法收縮的爪,以及長、密、粗的毛。剛出生時,它的大小與天竺鼠差不多,至少要與母親生活一年。
熊有強壯的四肢,可以站立,但是它們大部分時間還是用四足爬行。熊的嗅覺十分靈敏,視力以及聽覺比較差。牠們的牙齒是用來防禦和當作工具。牠們的爪子可以用來撕扯、挖掘和抓取獵物。
許多熊在冬天時被認為會冬眠;事實上,熊並不冬眠。在秋季,熊吃下許多植物,以便在體內積聚脂肪過冬。牠們的體溫只下降適當的量,而且很容易被吵醒。
雖然熊屬於食肉目,但牠們是雜食性的,食物包括小動物、水果、堅果、蜂蜜等。部份品種甚至以植物為主食,例如大熊貓。有些熊會襲擊人,曾有人裝死逃過一劫。
熊的平均壽命是25到40年。
北極熊是最大型的熊,是現存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馬來熊(太陽熊)是最小型的,比人的平均體重還小一點。
體長120~170公分,肩高60~70公分,最重可逾200公斤。全身披黑色粗毛,身軀壯碩,四肢粗短,前後肢都具有五趾,掌全部裸出,齒短,圓耳,短尾,鼻骨長,下顎前端有撮白色短毛,胸前有白色短毛構成的V字型白斑。 生態習性:台灣特有亞種,本土最大型陸生動物。雜食性,以植物的根莖葉、殼斗科的堅果、樟科楨楠屬漿果為主食,偶而也會吃哺乳類動物、蜂巢等和臘肉、鹹魚、白米等人為食物。會隨植物分佈出現季節性移動,除交配和撫育小熊期間外,通常單獨行動,並無固定居所。晝夜皆會活動。擅長爬樹。冬季時並不冬眠,部分個體會下降至低海拔地區覓食。


文化
熊在一些大眾文化常被賦與人性。
1902年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綽號"泰迪")曾經在密西西比拒絕射殺一隻熊,後來這隻熊成為填充玩具泰迪熊的原型。
股市熊市代表貶值的期間。
在東亞大部分地區,熊掌被認為是一種高級食材。
一些文化認為熊有治療的能力。熊膽是一種中藥。在中國韓國,一些人飼養熊,並活生生的抽取牠們的膽汁。

櫻花鉤吻鮭


櫻花鉤吻鮭,櫻鮭亞種,其他俗名尚有台灣鮭魚、台灣鱒、梨山鱒、次高山鱒、台灣陸封型櫻鮭、本邦(泰雅族語:bunban),是位於亞熱帶台灣唯一的一種溫帶類,也是只產在台灣的特有亞種魚類。由於櫻花鉤吻鮭的稀有與瀕臨絕種,加上其生活習性十分特別,與其他魚類完全不同,因此有人譽以台灣「國寶魚」的美名。

簡介
鮭魚是溫帶魚類,必須生長在水溫攝氏16度以下的溪流中。而處於亞熱帶的台灣溪流,只有在1500公尺以上的河川上游,才可能找到16度的平均溫,因此,理論上台灣應該不會有鮭魚才對。櫻花鉤吻鮭原來與一般生長在溫帶的鮭魚一樣,有迴游性,會從大海朔河而上回到牠出生的河流上游交配、產卵。雌魚產卵後不久就會死亡,雄魚則順河而下回到大海。魚卵在河流上游孵化後,稍長會再往下游出海,成熟後又回老家交配、產卵,如此循環不已。
大島正滿先生推論,冰河時期,台灣溪流裡的鮭魚,也是這樣來回朔河、生生不息。在大約1萬5千年前,冰河期接近尾聲,由於地殼的劇烈升降,台灣地形隆起,氣溫升高。平緩的河川變為陡峭、短急,櫻花鉤吻鮭無法生存。唯獨大甲溪上游相對上平坦的地形,保存了櫻花鉤吻鮭的生活環境。但是該溪的中、下游水溫又過高,中游在今天的谷關德基水庫中間又形成一個小斷層,阻止了櫻花鉤吻鮭迴游大海的機會,於是櫻花鉤吻鮭遂成為「陸封性鮭魚」。因為櫻花鉤吻鮭是在冰河時期來到台灣的,所以也被稱為是一種「冰河孑遺生物」。
在分類學上,現存於七家灣溪之櫻花鉤吻鮭被分類為俗名「櫻鮭」的Oncorhynchus masu。Oncorhynchus masu家族主要分佈在環日本海地區,包括日本全島、庫頁島、斯堪地半島南部、東西伯利亞韓國東部的溪流中與沿海。台灣則是唯一分佈該種魚類的亞熱帶國家。

保育工作的展開
日領期天然紀念物 1938年台灣總督府刊行*天然紀念物:台灣高地產鱒 – 撒拉茂鱒 ,隨於1941年將撒拉茂鱒指定公告為天然紀念物一員。二戰後,國內漁業界認為日領期天然紀念物指的是日本櫻鱒亞種。惟,2005年兩岸魚類研討會中,鍾榮峰先生研析《天然紀念物調查報告》內容而提出不同的論點,認為當時的天然紀念物撒拉茂鱒與虹鱒更相似《台灣櫻花鉤吻鮭(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的身世之謎》。
為了對珍貴而日益稀少的國寶魚進行復育的工作,林務局首先在1977年將台灣鮭魚的棲息地劃為「國有林自然保護區」。1985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接辦自然生態保育工作,開始對台灣鮭魚實施人工復育及放流工作,以增加溪流中台灣鮭魚族群數量。1997年10月1日,該會更正式成立「七家灣溪櫻花鉤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是目前台灣面積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以更制度化的方式進行對台灣鮭魚的保育工作。經過多年來的努力,目前台灣鮭魚已能在雪霸國家公園中的七家灣溪悠遊自在的生活。

櫻花鉤吻鮭小檔案
特徵:身體側扁呈紡錘狀,背部青綠色,腹部為銀白色,體側中央有橢圓形雲紋斑點,口部斜裂而廣至眼睛下方。
主食:昆蟲之水棲幼蟲。
分佈:台灣大甲溪上游雪霸國家公園內的七家灣溪和雪山溪。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丹頂鶴


丹頂鶴(學名Grus japonensis),也叫仙鶴、白鶴(其實白鶴是另一種鶴屬鳥類)、鴜鷜、日本鶴,中國古籍文獻中對丹頂鶴有許多稱謂,如《爾雅翼》中稱其為仙禽,《本草綱目》中稱其為胎禽。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因頭頂有紅肉冠而得名。它是東亞地區所特有的種,因體態優雅、顏色分明,在這一地區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貞、長壽的寓意。(學名Grus japonensis),也叫仙鶴、白鶴(其實白鶴是另一種鶴屬鳥類)、鴜鷜、日本鶴,中國古籍文獻中對丹頂鶴有許多稱謂,如《爾雅翼》中稱其為仙禽,《本草綱目》中稱其為胎禽。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因頭頂有紅肉冠而得名。它是東亞地區所特有的種,因體態優雅、顏色分明,在這一地區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貞、長壽的寓意。(學名Grus japonensis),也叫仙鶴、白鶴(其實白鶴是另一種鶴屬鳥類)、鴜鷜、日本鶴,中國古籍文獻中對丹頂鶴有許多稱謂,如《爾雅翼》中稱其為仙禽,《本草綱目》中稱其為胎禽。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因頭頂有紅肉冠而得名。它是東亞地區所特有的種,因體態優雅、顏色分明,在這一地區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貞、長壽的寓意。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麋鹿


麋鹿(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屬於鹿科學名為大衛神父鹿,因為它頭臉像、角像鹿、蹄像、尾像,因此又稱四不像,原產于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有時到海中銜食海藻,體長達兩米,重300千克,在10000年-3000年以前相當繁盛,以長江中下游為中心分佈西從山西省北到黑龍江省,在朝鮮日本也發現過麋鹿化石。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類的獵殺,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蒙古士兵將殘餘的麋鹿捕捉運到北方以供遊獵。在自然界已經滅絕。到19世紀時,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一群,約200-300頭。1866年,被法國傳教士大衛神甫發現並命拉丁種名,各國公使用賄賂、偷盜等手段,為自己國家動物園搞到幾隻。1894年永定河泛濫,沖毀皇家獵苑圍牆,殘存的麋鹿逃出,被饑民和八國聯軍獵殺,從此在中國消失。
1898年英國11世貝福特公爵花重金將流散到巴黎安特衛普柏林科隆的18頭麋鹿全部購回,放養到烏邦寺莊園,到1983年已經繁殖到255頭,為了防止其滅絕,開始向各國動物園疏散。



在世界動物保護組織的協調下,英國政府決定無償向中國提供種群,使麋鹿回歸家鄉。1985年提供22隻,放養到原皇家獵苑,北京大興區南海子,並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1986年又提供39隻,在江蘇省沿海大豐市原麋鹿產地放養,並成立自然保護區。1987年又提供18隻。
回歸後的麋鹿繁殖相當快,1994年中國政府又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鵝洲成立第三個麋鹿保護區,從大豐遷來64隻。目前在中國的麋鹿總數已經繁殖達1320頭。但仍然是一個瀕危物種。全世界也沒有超過2000頭。

火雞


火雞,又名七面鳥或吐綬雞,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家禽。火雞體型比一般大,可以達二十磅(10公斤)以上。根據傳統,美國人會在感恩節聖誕節烹調火雞。
和其他雞形目鳥類相似,雌鳥較雄鳥小,顏色較不鮮艷。火雞翼展可達 1.5 - 1.8 公尺,是當地開放林地最大的鳥類,很難與其他種類搞混。
火雞有兩種,分別是:分佈於北美的野生火雞,和分佈於中美洲的眼斑火雞。現代的家火雞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馴化當地的野生火雞而得來。


孤雌生殖

由於鳥類、兩棲類魚類的性別由卵子所攜帶的性染色體決定,所以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有研究聲稱,可以進行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而火雞在這方面的能力比較著名。在缺乏雄性的情況下,雌鳥生產的未受精卵亦可孵化,而其所孵出的後代通常虛弱,並幾乎都是雄性[1]。但由於鳥類是高等的脊椎動物,生殖細胞特化,缺乏孤雌生殖的基礎,上述文獻中的情況有待確認和深入研究。

大象


象是目前世界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屬於長鼻目,只有一科兩屬三種,即象科,非洲象屬和亞洲象屬,非洲象有兩種:普通非洲象(也叫熱帶草原象或灌木象)和非洲森林象,亞洲象只有一種(也叫印度象)。廣泛分佈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亞及東南亞以至中國南部邊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象的妊娠期為22個月,剛出生的小象就有100千克重,需要8-14歲才能達到性成熟。據報導1974年在安哥拉獵殺的最大的象有13.5噸重。

象皮厚毛少,鼻與上唇愈合成圓筒狀長鼻,兩個上頜門齒大而長,就是所謂的「象牙」,口中一般每側有三個前磨牙和三個後磨牙,食用高纖維的食品,樹葉、草類等,磨牙並不是同時長出,現存的磨牙磨損後,新的磨牙才長出來,所以如果最後一顆(第六顆)磨牙大約在60歲以後磨損後,老象可能死於營養不良,如果繼續飼餵磨碎的食品,它有可能繼續活下去。

[編輯] 習性
象由於毛少,容易生皮膚病,所以需要經常洗澡或做泥浴,象皮厚,有皺摺,有的皺摺紋路深達十幾厘米,皮膚淺灰色,由於洗泥浴有時看起來好象是泥土的紅棕色,褐色眼睛長眼毛,有一種罕見的白化象,白象眼睛一般是藍色。

象的耳朵很大,有豐富的血管以便散熱,尾巴不長,頂端有毛刷。

象是草食性動物,一天要有16個小時用來採集食物,它們的消化系統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隻成年象可以吃進30到60千克食物,但60%被排泄出去了。

大象每天可以排出接近35千克的糞便,兩天的糞便便足夠把一個成年人浸沒。千萬別站在大象的尾部以防突如其來的糞便弄傷頭部。部份科學家嘗試利用大象的糞便用作燃料,也有部分科學家用作造紙。

象在正常時每天要走3到6千米去覓食,但迅速奔跑起來也能達到每小時36千米的速度。

大象交配並沒有真正性行為,進行體內射精。陰莖只在陰道口射出約3公升的精液,精子必須從陰道口慢慢爬進陰道,最後到達輸卵管與卵子會合,這段路程非常漫長,須歷經2公尺左右。而小象在母向體內孕育18個月後才會分娩出來。每胎只產下一頭小象。


其實「大象怕老鼠」,只是個以訛傳訛的說法。有科學家進行實驗,大象對腳底下亂竄的小老鼠,根本毫不在乎。不過,科學確實證明,大象會怕蜜蜂,多數象群只要聽到蜜蜂的「嗡嗡」聲,就會呈現害怕、想逃跑的反應。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是因為大象曾嚐過蜂螫的痛苦,外加牠們的學習能力很強,很快就知道這種小東西不好惹!


[編輯] 用途
亞洲象在南亞國家經常被馴服用來役使,在交通不便的森林地帶搬運木材等。

古代也訓練作為戰象,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進攻印度時就是被他們從沒有見過的戰象擊敗了。後來迦太基的漢尼拔將軍越過阿爾卑斯山進攻羅馬時也使用了戰象。漢尼拔使用的象可能是現在已經滅絕了的北非種象。據元朝史料記載,忽必烈汗在與其弟阿里不哥和海都爭戰時,亦曾驅駕白象指揮戰事[1]。


[編輯] 象牙
由於象牙可以製造珍貴的工藝品,象經常遭到偷獵者的襲擊,作為大型動物,它的生育周期較長,因此非常容易滅絕。目前各國為保護象已經禁止象牙交易。中國的法律也已經規定禁止象牙交易和繼續生產象牙製品。

台灣獼猴


台灣獼猴又稱黑肢猴,學名Macaca cyclopis(cyclopis是指圓的,學名意指「圓頭的獼猴」),英文名為Formosan macaque或Formosan rock-monkey,台灣特有種,是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屬於舊世界猴。是除了人類之外,唯一原住於台灣的靈長類。

特徵
臺灣獼猴的前肢比後肢短,各肢具有五趾。頭圓,臉扁,額裸出,顏面呈淡紫色,或深或淡,隨個體的不同而有差異,所以台灣原住民將其分為白臉與紅臉,臉頰上並長有粗雜的長鬚,尾粗狀多毛,全身被厚而軟的毛,冬季呈棕灰色,夏季呈棕綠色,四肢較黑故有黑肢猿之稱。股間有顯著的紅棕色的大斑。一般而言,雌猴體型較雄猴小,顏色也較淡。


[編輯] 習性
分佈在低海拔至3300公尺的高山,尤以中低海拔分佈最多。主要在白天活動,為群體生活的動物。

根據記錄,台灣獼猴食用的植物包含85科300種,以果實為主,其他還有昆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對於食用植物的部位,會因季節月份和乾溼季變化而有所不同。

台灣北部福山地區的台灣獼猴有多個過夜地點,而台灣南部墾丁地區的猴群則有少數幾個固定過夜地點。


[編輯] 保育現況
(高雄市,高雄縣) 地區的台灣獼猴保育現況

臺灣獼猴(Macaca cyclopis)是臺灣特有種動物之一,也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研究者自19 93年 7月至1999年12月,平均每年觀察及追蹤壽山臺灣獼猴超過180天以上。同時經由個體辨識, 來確定猴群之成員組成變化以及行為。目前壽山臺灣獼猴之猴群數有22群,其中有2群,正在追蹤 中;其數量約為780隻,但近年來增長率有趨緩之勢。(在此請思考:1998年8月底,猴群數有16群 ;其數量超過 700隻以上,再加上1999年出生的嬰猴之存活數,為何目前只有約為780隻;而且其 中又有新發現的猴群,統計於內)。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虎鯨


虎鯨(學名Orcinus orca)又稱為殺人鯨(Killer Whale)、逆戟鯨,英文中有時稱之為Orca或Grampus,屬於海豚的一種,但經常被人認為是的一種。

分佈
虎鯨廣泛分佈於全世界的海域,對於水溫、深度等因素似乎沒有明顯的限制。牠們在高緯度地區有相當高的棲息密度,特別是在獵物充足的海域。牠們的移動情形普遍與追踨獵物或增加捕食率有關,時間通常在魚類產卵季與海豹的生產期。到了夏天,大西洋中大多數的虎鯨都棲息於浮冰邊緣或有浮冰的水道,以鬚鯨企鵝海豹等為食。牠們會遷徙至何處、會移動多遠,目前仍未有定論。部分虎鯨會終年停留於南極海域,而在北極的虎鯨則很少接近浮冰。據華盛頓州與英屬哥倫比亞的虎鯨研究者指出,當地有定居型(resident)與過境型(transient)兩種型態的虎鯨群,當地終年皆可發現此二種群體。部分個體有非常大的活動範圍,由各地的照片辨識結果發現,有些虎鯨的活動範圍自阿拉斯加一直到南方的加州

習性

浮窺中的虎鯨
虎鯨時常會有躍身擊浪浮窺等行為,或是以尾鰭或胸鰭拍擊水面。虎鯨的泳速最快可達時速55公里,可閉氣17分鐘左右。當周遭空氣涼爽時,通常可看見牠們低矮而呈樹枝狀的噴氣。牠們對船隻的反應多樣,冷漠忽視或是充滿好奇心都有可能。偶爾會集體擱淺,群體有時會被困在潮池或海灣中。在北極與南極海域,因為風吹而快速產生的浮冰對虎鯨而言是一大麻煩,有時會因此迫使牠們停留於水面開闊的小水域裡相當長的時間。
位於華盛頓州與英屬哥倫比亞的定居型虎鯨,其基本社群單位為小型母系群體,一般由2至9頭血緣關係相近的虎鯨所組成,此母系群體會長期維持穩固,所有成員似乎會共同分擔養育工作。幾個這樣的群體會共同組成一個「小群」(pod,通常用以描述一群彼此間有社交行為聯繫的鯨目動物),典型的小群通常包含成年、未成年的雌雄虎鯨與仔鯨,多半由最年長的雌鯨居於領導地位,而待在小群裡的雄鯨通常是該雌鯨的後代。定居型小群面對其他小群時有特殊的致意方式:面對對方一段距離排成兩行緊密縱隊,然後兩個小群的成員會互相混雜,似乎是在表明其社交地位。
繁殖
根據對位於華盛頓州與英屬哥倫比亞外海的定居型族群的研究資料顯示,虎鯨終年皆可生產,高峰期自秋季至隔年春天,平圴生殖間隔為5年,成年雌鯨在過了40歲之後通常就不再生育。由圈養個體的研究結果推測,其懷孕期約15至18個月。雖然幼鯨很早就開始攝食固體食物,但哺乳期至少會持續達1年以上,通常要到2歲大左右才會完全斷奶。

食性
虎鯨的食物多樣,由小型結群魚類、魷魚,一直到大型鬚鯨與抹香鯨(Sperm Whale)都有可能成為牠們的獵物,有時甚至會擊殺大白鯊;其他如海豹等鰭腳類動物、海龜海獺海牛儒艮(dugong)、鯊魚等,甚至還有馴鹿麋鹿北極熊,似乎是趁牠們游泳橫渡水道時伺機捕食。各群似乎有自己偏好的食物種類,例如某些族群主要以鮭魚鮪魚、或鯡魚等魚類為主要食物,某些群則會巡視鰭腳類的登陸地尋找獵物,或跟隨遷徙中的鯨群,有如狼群追蹤北美馴鹿的情景。虎鯨顯然需要合作以襲擊並制服大型獵物,但牠們也會合力將魚群集中成一個大球,然後輪流鑽入取食。虎鯨也會偷吃延繩釣漁船上鉤的魚獲,或吃食漁民丟棄的下雜魚等。牠們似乎會選擇性的咬食鬚鯨的舌頭。其獵物可能深受對虎鯨的恐懼所影響,當虎鯨出現時鰭腳類會逃往陸地或冰上,鯨豚則會游入淺水域或藏匿於浮冰的裂隙間。

現況
虎鯨並沒有滅絕之虞,但人為獵捕可能已造成部分地區族群的減少。位於華盛頓州與英屬哥倫比亞的虎鯨,無論是定居型或過境型皆僅餘數百頭,同時深受污染、重型船隻行駛,以及獵物減少等生存威脅。密集的賞鯨活動可能會干擾虎鯨的生活,而那些為了保護鮭魚養殖場免受鰭腳類入侵的人們可能會將虎鯨驅逐出牠們原本偏好的棲地。估計在太平洋東部熱帶海域約有8500頭虎鯨,在阿拉斯加水域至少有850頭,日本外海可能達2000頭以上,而夏季在南極水域約有8000頭虎鯨分佈,分佈範圍內的其他地區可能在數百至千餘頭之間。目前在日本印尼格陵蘭、與西印度群島(West Indies)的捕鯨者仍持續捕捉虎鯨,雖然捕殺量少,但對當地族群卻可能會有相當大的影響。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小丑魚


小丑魚(學名:Amphiprioninae)是對雀鯛科海葵魚亞科魚類的俗稱,是一種熱帶鹹水。已知有28種,一種來自棘頰雀鯛屬(Premnas),其餘來自雙鋸魚屬(Amphiprion)。小丑魚與海葵有著密不句分的共生關係,因此又稱海葵魚。帶毒刺的海葵保護小丑魚,小丑魚則吃海葵消化後的殘渣,形成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

大眾文化
迪士尼皮克斯的電影海底總動員的主角馬林和尼莫是小丑魚,片中亦正確呈現了海葵對小丑魚無害。

貓咪


貓通常指家貓,是一種小型貓科動物學名Felis silvestris catus,是野貓(Felis silvestris,又稱斑貓)中的亞種,此外也有其他未經《國際動物命名法規》認可的命名,如Felis catus。人類從古代就有養貓的紀錄,並在5000年前便已完全馴化貓,古埃及人會飼養貓來捕捉齧齒目動物等,以防止它們吃掉榖物,現在,貓成為了全世界家庭中極為廣泛的寵物,飼養率僅次於。壽命平均為12年。
品種已被認證的貓會稱為純種貓,主人會讓貓們繁殖出他們認為趨于「完美」的物種(參見選擇繁殖),但因為純種貓多為近親交配,健康狀況和混血貓相比普遍較差。只有1%的貓為純血統,其餘99%的貓為混血統

名稱與術語

學名
家貓原先的學名,是卡爾·林奈在其1758年著作《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中所取[1],稱作Felis catus。而在1775年,Johann Christian Daniel von Schreber則將野生的貓(參見斑貓)命名為Felis silvestris。2003年3月31日國際動物命名會議在2027號提案中[2],將野生的斑貓確立為F. silvestris,而家貓則歸為野生斑貓表親,學名稱作F. silvestris catus。此提案也對其他動物的分類重新審視,將17個原本基於家養型態所作的歸類,改用野生型態作為分類命名基礎,發表於《動物命名學報》(Bulletin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除了上述分類方式之外,1777年,Johann Christian Polycarp Erxleben在著作《Anfangsgründe der Naturlehre and Systema regni animalis》的分類中,家貓的學名是Felis domesticus。此命名和另兩種變形,也就是Felis catus domesticus及Felis silvestris domesticus也相當常見,但是目前為止並非《國際動物命名法規》所規範下的有效學名。

漢字的貓
關於「貓」這個字在中國文字的演變裡,屬於形聲字,形從豸、聲從苗,「」(注音符號:ㄓˋ,漢語拼音:zhì)原本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獸類,以該字為部首的字的通常為四足食肉哺乳動物;「苗」(注音符號:ㄇㄧㄠˊ,漢語拼音:miáo),聲的部分之所以用苗是因為貓的叫聲像苗,當時還沒有「喵」字的出現。在《說文解字》裡,寫作,與楷書的貓字仍非常相像。[3]

[編輯] 西方語言
在大部分的情況下,貓通常指家貓(F. silvestris catus)或其近緣動物(如斑貓,F. silvestris),如英文的cat;法語的chat等。
西方語言亦如古代中國,區分不同的貓,例如在英語中,雄貓都被稱作「tom」(在動畫片湯姆與傑利中,那隻貓亦叫「tom」),雌貓則被稱作「queen」,幼貓則被稱作「kitten」。血統的區別亦然,如非純種的貓在英國被稱為「moggy」;在美國被稱「alley-cat」,即使它們不是流浪貓(在美語中,alley意為窄巷,小弄);在台灣則被稱為「米克斯貓」(取英文mix的音譯)。

演化歷史

古代貓科動物
貓的演化可以追溯至在新生代第三紀古新世演化出的肉齒類(Creodont),肉齒類動物為所有現代食肉目動物的共同演化祖先。肉齒類動物軀體長、四肢短、、有44顆牙、大腦不發達。在始新世時,肉齒類衰弱,取而代之的物種是較進化物種「小古貓」(Miacid),小古貓是現代所有陸棲食肉動物的演化祖先,棲息在森林中,大腦比肉齒類發達,捕食效率高。
漸新世時期,古老食肉動物分支成類似現代食肉動物的樣貌,如恐齒貓(Dinictis)類。恐齒貓的體態貌似於靈貓和貓,四肢和尾巴長,利用腳掌著地行走(現代貓類用腳趾著地行走)。中新世時發展出類貓科動物類群(Pseudaelurus),類貓科動物的體態已非常像貓,也開始用腳趾著地行走,牙齒的排列也與現代貓類相同。上新世時,類貓科動物類群進化成盧那貓類(Felis lunensis),為真正的現代貓科動物,無論大小、體態皆與現代貓類相同。現代貓科動物則是在更新世演化出來的。[4]

演化近親

森林野貓(或稱歐洲野貓)

非洲野貓
更新世中期絕滅馬特里野貓,就是野貓的直接祖先,其中在九十萬年前演化出的森林野貓又出現非洲野貓亞洲沙漠貓的分支,介紹主要如下:
森林野貓(Felis silvestris silvestris):棲息於西歐南歐東歐中歐南部及蘇格蘭地區,完全不被馴化,故森林野貓非家貓的直接近親。
非洲野貓(Felis silvestris lybica ):棲息於地中海上的群島、北非以色列等地區的森林灌木林、沙石平原山地,非洲野貓常居住於人類的居住環境旁,故若有幼貓被人類抓來,極有可能被馴化,亦為短毛貓的直接近親。
沙漠貓(Felis silvestris ornata):棲息於亞俄中亞南亞伊朗的開闊平原,與非洲野貓一樣被人類馴化,亦為長毛貓的直接近親。[5]

[編輯] 馴化
貓的馴化起源研究不多。一般以家貓從古到今都保存著的畏寒特點,推測其家貓的祖先產於溫暖地帶。故非洲野貓沙漠貓有極大可能為家貓的直接近親。
在古代住過的洞穴中曾發現貓骨頭,雖然古代人可能僅是將吃貓果腹,但也有可能同時馴化、飼養貓,控制有害動物如前30世紀時,埃及農業已十分發達,當時就有養貓保護穀倉、防鼠害,故埃及人將貓奉為神明,而非純種家貓就是這些貓的後代。
前9世紀埃及人將這種馴化過的貓傳入義大利義大利4世紀時將這種短毛貓傳入歐洲內陸,並培育出純種的短毛貓,還在17世紀傳入美洲。長毛貓則是在16世紀才由土耳其傳入歐洲並培育出純種長毛貓。

羊咩咩


羊又稱為綿羊或白羊,哺乳綱牛科,是人類的家畜之一。有的四反芻動物羊毛的主要來源。原為北半球山地的產物,與山羊有親緣關係;不同之處在於體形較胖,雄羊無鬚,兩角生出後較為岔開,老羊的角常捲成側扁的螺旋。


起源
原產於亞洲中部和西南部,約6000—1,1000年前被人類馴化。

[編輯] 關於羊的文化
羊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八位,對應的地支。西方十二星座中的白羊座排名第一位。摩羯座排名第十位。

[編輯] 綿羊大賽
英國的一個小鎮,每年也會舉行一年一度賽綿羊大賽,不僅讓當地人著迷,更風靡整個英倫三島。這一項傳統比賽始於1989年,當時人們在一次晚宴上提出這個新奇的建議,不過直到1992年,綿羊賽跑大賽才正式在一座農場誕生。英國人做事一向特別認真和追求逼真,賽綿羊也一定要有騎士,但是人無法騎在綿羊身上,於是,他們想到找個洋娃娃代替騎在綿羊身上。所以今時今日,參賽的綿羊主人必須按照規定在綿羊背上綁上造型奇異的洋娃娃。在比賽過程中,參賽綿羊必須穿越長達201的賽道和數個障礙物才可抵達終點。
2003年無綫新聞曾報導過這個有趣的比賽。綿羊大賽片段

[編輯] 經濟用途
羊有許多經濟用途,例如羊乳(及其延伸產品,如乳酪)、羊毛羊毛脂羊肉羊皮紙在東方的傳入之前,一直長時間扮演重要的角色。牧羊在一些國家如澳洲紐西蘭烏拉圭阿根廷等占相當重要的經濟地位,如紐西蘭被稱作「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雁屬


雁屬屬於鴨科下的真鴨亞科天鵝亞科包含了全部的灰鴨與部分的白鴨。


特徵
雁屬的鳥在雁形目中體形大,體重重,飛行時拍打用力,振翅頻率高。脖子較長,但不及天鵝屬的脖子修長。腿位於身體的中心支點,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邊緣鋸齒狀,有助於過濾食物。腳為粉紅色或橘色,喙為粉紅色、橘色或黑色;成鳥重量分佈約在1.2公斤至4.1公斤。

習性
以野草與種子為主食,在覓食過程有時會攝取到小蝦,田螺或者鞘翅目昆蟲。喜在淡水的沿水岸水生植物或水岸植物稠密區覓食,淡水域為其活動範圍其活動範圍,也會生活在人類的水田與魚塘間。
雁屬的10個種都分佈在北半球,它們都有遷徙的習性,遷飛距離也較遠。它們喜群居,飛行時成有序的隊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
雁屬鳥類多為一夫一妻制,甚至是終身一侶,雌雄共同參與雛鳥的的養育。

雁與人類
這一屬的鳥與人類關係密切。同雁形目其他屬一樣,在全世界是傳統的狩獵鳥種。這一屬的鳥被人類馴化的較多,馴化種統稱為「」。不同的是東亞的鵝是由鴻雁馴化而來,歐洲的鵝是由灰雁馴化。

松鼠


松鼠(學名:Sciuridae),是哺乳綱齧齒目一個,其下包括松鼠亞科(Sciurinae)和非洲地松鼠亞科(Xerinae),特徵是長著毛茸茸的長尾巴。與其他親緣關係接近的動物又被合稱為松鼠形亞目(Sciuromorpha)。

分佈
除了在大洋洲外,全世界都有分佈。

特徵
松鼠一般體形細小,體形可以小至African Pygmy Squirrel的7–10厘米長和約10克重,大至旱獺(土撥鼠)的53–73厘米長,約5–8公斤重。松鼠前後肢間無皮翼,四肢強健,趾有銳爪,爪端呈鉤狀,雌性個體比雄性個體稍重一些。花鼠屬松鼠屬其臉頰內側有頰囊的構造,能儲存很多食物。尾毛密長而且蓬鬆,四肢及前後足均較長,但前肢比後肢短。耳殼發達,前折時可達眼,冬季耳端具一撮黑色長毛束。
松鼠個體毛色差異較大,為青灰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和黑褐色等等。隨著地區的差異,毛色也有變化,如遼寧松鼠的顏色偏灰,而中國南方的松鼠顏色則較黑。此外,毛色還受季節的影響,冬毛灰或灰褐色,夏毛黑或黑褐色。

生活習性
松鼠一般以草食性為主,食物主要是種子和果仁,部分物種會以昆蟲和蔬菜為食,其中一些熱帶物種更會為捕食昆蟲而進行遷徙。
松鼠多在春、夏季發情,發情期大約為兩個星期左右。松鼠繁殖的適齡期,雌性為8~9周齡,雄鼠為9~10周齡。在非繁殖季節,雌雄性成體分別佔據一定的地方作為自己生活的活動範圍。在野外,雌性保護一定面積的地盤是為了保護食物,其內不允許其他同種個體進入,對雄性個體也是如此。但是在繁殖季節,則明顯地放鬆對領域範圍的保護,允許雄性個體進入。
松鼠懷孕的時間大約為35~40天,每年能產3胎左右,每次能產4~6隻。初生松鼠體形很小,看不見東西,以母體乳汁作為全部營養需求的來源。松鼠發育很慢,生下將近30天時才睜開眼睛。至一個半月時,小松鼠才願意到室外進行活動。

蝸牛


蝸牛並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隻指陸生種類,雖然也包括許多不同的動物,但形狀都相似。

生活環境
蝸牛一般生活在比較潮濕,有植物叢中躲避太陽直曬,並且沒有人為干擾的地方。在雜木林、原生林等地區,可以發現比較多的蝸牛種類;即使在花圃或者花園的角落,也有機會發現蝸牛。在寒冷地區生活的蝸牛會冬眠,在熱帶生活的種類旱季也會休眠,休眠時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層鈣質薄膜封閉殼口,全身藏在殼中,當氣溫和濕度合適時就會出來活動。
一般來說,由於蝸牛需要利用碳酸鈣來製造外殼,蝸牛通常生活在石灰質的地區,較少生活在火山或者酸性土壤的地區。由蝸牛的生活環境區分,可以把蝸牛分為地棲性和樹棲性兩種。地棲性蝸牛大部分都喜歡在地面活動,但少數亦會在樹上活動。樹棲性蝸牛一般都生活在樹上或者植物上,它們的腹足可以伸展得很長,方便在樹葉與樹葉之間跨越。
蝸牛幾乎分佈在全世界各地,不同種類的蝸牛體形大小各異,非洲大蝸牛可長達30公分,在北方野生的種類一般只有不到1公分。


人類的破壞
由於蝸牛的行動緩慢,活動範圍依物種而有所不同,但大多侷限於小區域,因此當牠們的生活環境受到人類破壞的時候,便很可能會大量死亡。人為破壞主要有三方面:過分使用農藥,破壞植物以及過量捕捉蝸牛。
蝸牛的生活

進食
一般蝸牛以植物和嫩芽為食,因此是一種農業害蟲。但也有肉食性蝸牛(例如扭蝸牛),以其他種類蝸牛為食。法國人用蝸牛做菜餚,因此培育出一種個大肉厚的勃艮第蝸牛,有40-50毫米長,重達40多,現在這種人工養殖可食用的蝸牛已經隨同法國烹飪向世界各地傳播。

交配
有肺類蝸牛是雌雄同體的,有的種類可以獨立生殖,但大部分種類需要兩個體交配,互相交換精子。前鰓類蝸牛是雌雄異體的,只有母蝸才可以產卵。普通蝸牛將卵產在潮濕的泥土中,一般兩到四周後小蝸牛就會破土而出;但少數蝸牛,例如堀川氏煙管蝸牛是卵胎生的。一次可產100個卵。
蝸牛的交配季節主要在潮濕溫和的天氣,例如春天。當蝸牛交配的時候,兩隻蝸牛的腹足會黏附在一起,並且會持續接近二十四小時,維持身體不動。這時候,是蝸牛最危險的時間。

天敵
蝸牛的天敵很多,蟾蜍刺蝟老鼠螢火蟲幼蟲,甚至是人類,都會以蝸牛作為食物。雖然一般蝸牛壽命可以活2-3年,最長可達7年,但是大部分可能當年就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

文化意義
蝸牛在各種文化中的象徵意義也不相同,在中國,蝸牛象徵緩慢、落後;在西歐則象徵頑強和堅持不懈;有的民族以蝸牛的行動預測天氣,芬蘭人認為如果蝸牛的觸角伸的很長,就意味著明天有一個好天氣。

海龜


海龜是海洋龜類的總稱,是所有龜鱉類動物中唯一生活在海洋的物種。背上有殼,較一般陸龜或河龜來得花紋複雜,殼的外型是扁平流線形。海龜的腳為適應長途游泳,演化成船槳狀。

海龜的演化歷史相當悠久,可追尋到七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當時海龜是肉食性的,這類海龜稱為古海龜,據北美的考古化石發現,古海龜的體型相當驚人,長達3.5公尺,與汽車一般大小。外殼有明顯的節骨狀,可參考圖片。

全球現存海龜種類共有有2科6屬7種,這兩科分別為蠵龜科和革龜科。海龜喜歡熱帶及溫帶淺海水域,以肺呼吸,產卵時必須回到陸地上,不同海龜的主食都不大相同,多數海龜都是迴游性的,在繁殖季時會從覓食棲地回到產卵棲地,約有95%的忠誠度會回到當初出生地,進行交配產卵。

在東亞海域可發現的海龜有5屬5種,除平背龜主要分佈於澳洲北部海域,肯氏龜主要分佈於加勒比海外。


各種海龜列表
革龜(Dermochelys coriacea)
前鰭肢長1公尺以上且無爪,體色為黑或深藍色,具有白色小點,背甲後端較尖,成龜重約500公斤,背甲長180公分。
主食為水母。
赤蠵龜(Caretta caretta)
背甲呈橢圓形,頭約20公分寬,通常為棕色或紅棕色,可重達200公斤,背甲長120公分。
主食為甲殼類軟體動物
肯氏龜(Lepidochelys kempii)
背甲接近圓形,為橄欖綠色,體型小,成龜重約45公斤,背甲長70公分。
欖蠵龜(Lepidochelys olivacea)
背甲略微橢圓,體色為深灰綠色,成龜重約45公斤,背甲長70公分。
食性與赤蠵龜相似,以甲殼類為主食。
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背甲的盾片呈覆瓦狀排列,有個像似鷹嘴的口喙,成龜為棕色、橘色或黃色,可重達85公斤,背甲長95公分。
以珊瑚礁處的海綿等軟體動物為主食。
綠蠵龜(Chelonia mydas)
背甲呈橢圓形,鋸齒狀的下頷,成龜從淺棕色有大花斑至近黑色,可重達230公斤,背甲長125公分。
以大型海草及海藻為主食。
平背龜(Natator depressus)
背甲近圓形且扁平,緣盾具有一層薄的蠟質,背甲為欖灰色,邊緣為棕黃色,成龜重約90公斤,背甲長1公尺以上。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鸚鵡


鸚形目(學名:Psittaciformes)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一個。本目包括大約342,通常劃分成鳳頭鸚鵡科鸚鵡科兩個
俗語鸚鵡可以用來單獨指代鸚鵡科,或者整個鸚形目,更常見的是後一種情況。關於其分類討論,請參閱下文。
本目的所有種類都有如下特徵:鉤曲的對趾足(兩趾向前(2、3)兩趾向後(1、4))。
本目鳥類可以在世界上多數氣候溫暖的地區找到,包括印度東南亞西非美國也曾有一個種卡羅琳鸚哥,但現已滅絕。鸚形目為數最多的地區,要數大洋洲南美洲中美洲

起源:
通常來說,一個地區如果相對於其它地區來說,集中地擁有某個科的很多種類,那麼該地區就很可能是這個科共同祖先的故鄉。
南美和大洋洲擁有著如此眾多的種類,暗示著本目起源在岡瓦納大陸。 然而鸚鵡科的化石記錄稀少,它們的起源更多只是推測。
最早的類鸚鵡鳥類化石記錄可以追溯到白堊紀 (約7千萬年前)。在懷俄明州找到的這塊長15mm的下喙碎片類似於現存的吸蜜鸚鵡類。現在還不清楚該標本是否應歸入鸚鵡類。
歐洲 有著更豐富的始新世(5千8百萬到3千6百萬年前)化石記錄。在英國德國找到了幾具較完整的類鸚鵡鳥類的骨骼化石。儘管還不能十分確定,但總的來說這些標本並不像是現代鸚鵡的祖先,而僅僅是其在北半球演化並在後來滅絕的親戚而已。
南半球在同時期沒有像北半球那樣豐富的化石記錄,而且直到中新世中期(大約2千萬年前)都還沒發現類似鸚鵡的化石。然而到了中新世中期,就發現了確鑿無疑的鸚鵡化石,其上頜與現存的白鳳頭鸚鵡甚至無法區分。

長頸鹿


長頸鹿是一種生長在非洲反芻偶蹄動物,是世界上最高的陸生動物。雄性個體高達4.8到5.5米高,重達900公斤。雌性個體一般要小一些。
長頸鹿是非洲特有的動物,與鹿有親緣關係,但屬於不同的科,即長頸鹿科。長頸鹿科包括長頸鹿和霍加狓兩種動物。
長頸鹿的學名為camelopardalis,源於早期羅馬帝國時期人們給它起的名字,意思是駱駝的雜交體,因為它的外形類似這兩種動物的揉合體。
中國明朝鄭和的船隊航行到東非,曾帶兩隻長頸鹿回到北京,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麒麟明成祖以此祥瑞之兆來表明自己施政的偉大。時至今日,日語韓語仍將長頸鹿稱作麒麟。
中國典籍關於長頸鹿的記載,最早出自晉代李石所著《續博物志》,記錄非洲索馬利亞沿岸撥拔力古國出產的異獸,身高一丈余頸長九尺。宋代趙汝適著《諸蕃志》中稱非洲長頸鹿為徂蠟:「狀如駝馳,而大如牛,色黃,前腳高五尺,後低三尺,頭高向上」。

特點:
長頸鹿最令人熟悉的特點就是長脖子。長脖子可以使它們吃到樹上的葉子。它們的四肢也相當長。長頸鹿脖子的骨骼結構基本上與其他偶蹄動物差不多。長頸鹿有七個變長的頸部脊椎(數目與馬和人相同)。角為骨質,為皮膚所覆蓋。
長頸鹿的循環系統也與眾不同。10公斤重的心臟可以產生兩倍于其他動物的血壓來保證頭部供血。頸部上方的一個複雜的組織結構可以避免長頸鹿低頭喝水時腦部血壓過高造成腦溢血。下肢的血管承受的巨大血壓換了其他動物可能會造成毛細血管爆裂,而長頸鹿的下肢被厚實的皮膚包裹避免了這種事情的發生。
長頸鹿長有長睫毛,眼睛呈深褐色,是所有陸生動物中最大的。視力敏銳,再加上身高的優勢,使得長頸鹿的視野特別寬闊,能夠看到一公里開外的東西。長頸鹿沒有淚腺,它通過舌頭來清潔眼球表面。德國法蘭克福動物園的研究人員發現長頸鹿有有限的色覺,能夠辨別一些色彩。
長頸鹿長有32顆牙齒,齒式為I 0/3, C 0/1, P 3/3, M 3/3; 跟牛一樣,也沒有上門齒。

[編輯] 繁殖

納米比亞埃托莎國家公園正在交配的安哥拉長頸鹿
雄性長頸鹿會通過品嘗母鹿的尿液來判斷母鹿的發情狀態。這種行為是一個稱為Flehman反應的過程的一步。長頸鹿的孕期為14到15個月,產一胎。母鹿站立生產;羊膜破裂,幼鹿落地而生。幼鹿約1.8米高。出生後數小時幼鹿即可奔跑,並與其他已經出生數周的小鹿毫無區別。然而出生的前兩周幼鹿多數時候伏在地上靜臥,受母鹿的庇護。雖然成年長頸鹿由於個頭碩大不懼敵害的侵襲,幼鹿卻能遭獅子鬣狗的攻擊。長頸鹿的花紋被認為有偽裝功能。只有大約25-50%的幼鹿能存活至成年。在野外長頸鹿的壽命為20-25年,動物園裡的能活28年。

[編輯] 習性
在野外,長頸鹿以樹葉為食,尤喜含羞草屬的樹葉;但其實它也完全能以食用其他種類的樹葉為生。一頭長頸鹿每天能攝入63公斤的樹葉和嫩枝。

長頸鹿的飲水姿勢
長頸鹿行走的步態悠閒。行走時一側的前後肢向前挪動而另一側的前後肢著地。這是大型四足動物常用的運動方式,比如大象亦採用此方式挪步行走。但是長頸鹿遇到敵害攻擊的時候則能以60公里的時速進行短距離奔跑,奔跑姿勢很笨拙,前後肢交替著地。長頸鹿的心臟過小,使得它不能做長距離奔跑。
當受到威脅時,長頸鹿的防禦方法是用蹄子猛踢敵害,踢一下足以使獅子的頭骨踢碎或者肋骨粉碎。
長頸鹿每天的睡眠時間是所有哺乳動物中最短的。一般認為只有20分鐘到兩小時之間。它能夠睜著眼睛睡覺。
長頸鹿用長達40厘米的舌頭來清理面部的小蟲子。長頸鹿的舌頭不怕荊棘,能自如地進食多刺的葉子。在南非的長頸鹿偏好金合歡屬(Acacia)的植物,尤其是Acacia erioloba這種植物,其舌頭甚至能抵禦這種植物的毒刺。
一般認為長頸鹿是啞巴。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長頸鹿之間通過人耳聽不到的次聲波來進行非常複雜的交流。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兔兔


兔,俗稱兔子,是哺乳類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動物
兔科(學名 Leporidae) 包括大約50種兔和野兔。兔科與鼠兔科合起來組成兔形目,是哺乳動物中的一個。兔與鼠兔的不同之處是牠們有個短而多毛的尾巴、較長的耳朵和後腿。
所有的屬,除了兔屬(Lepus)以外,通常被歸類於兔;而兔屬(Lepus)大約占近一半的種類則常被稱為野兔。然而,在這兩種俗名的區別並不應用於現在的科學分類,例如長耳大野兔是兔屬(Lepus)的成員,而岩兔屬(Pronolagus)和粗毛兔屬(Caprolagus)有時被稱為野兔。
兔子沒有汗腺,所以不會流汗,耳朵可以散熱,兔子的排尿機制屬濃縮性,對水分的需求比其他動物來的少,有些野兔只要靠青草上的露水即可,或是從蔬菜攝取足夠的水分,故很少看到兔子到河邊喝水。免子喝過量的水份會造成肚子不適。但兔子不喝水是迷思,若是豢養的寵物兔就一定需要喝水,不然會跟一般動物一樣缺水而死。
兔在全世界除了大洋洲以外都是原生的動物。在澳洲,兔的引進對當地的哺乳動物造成嚴重威脅。

袋鼠


袋鼠是一類有袋類動物,屬於袋鼠科(Macropodidae),「袋鼠」一詞通常用來指袋鼠科中體型最大的幾個物種
一般而言,大型袋鼠面對人類在澳洲的開發有較高的適應力;相較之下,他們的許多小型親戚則面臨了較大的生存威脅,數量也較少。目前並沒有大規模的袋鼠養殖業,不過野生的袋鼠會被獵殺並製成食用肉品,而此種產業也具有爭議性[2]
袋鼠是澳洲的象徵物,出現在澳洲國徽[3],以及一些澳洲貨幣圖案上[4]。許多澳洲的組織團體,如澳洲航空[5],也將袋鼠作為其標誌。

[編輯] 沒有羊騷味羊肉
在澳洲若沒有政府的允許,是不準私自豢養袋鼠的。在澳洲,袋鼠除了是國寶可帶來觀光之外,數量過多的袋鼠皮可製成有經濟價值之皮製品,肉可製成袋鼠肉乾。而整隻去頭去爪的袋鼠,也進口到台灣來充當羊肉上市,因為羊是偶蹄動物,又有犄角,所以在攤位上市必須先去頭去爪的,否則就穿梆了。不肖商人反而說這是改良的羊,沒有羊騷味。消費者可從軀幹上的前後腿來判別,因為袋鼠有一項特徵~~前後腳的大小相當懸殊。

海豚


海豚是某種與鯨魚鼠海豚有關的水生哺乳動物,通常生活在海中,也有生活在江中的(如中國的白鰭豚),採用超音波傳遞信息,大腦高度發達,有兩個半球可以輪流休息,所以也可以說海豚是不需要睡覺的。
海豚英文dolphin這個名字由古希臘文中的δελφίς 而來( delphis,意思是"有子宮的") 。也就是"有子宮的魚"。
海豚這個詞有數種不同的定義如下:
任何屬於海豚科的成員。(海洋海豚。)
任何屬於海豚科Delphinidae及淡水豚科Platanistoidea的成員(海洋海豚及淡水海豚)
任何屬於齒鯨亞目Odontoceti(這包含前述兩個科及一些其它的鯨豚)的成員。
外行人通常將視這個詞為瓶鼻海豚Bottlenose Dolphin的同義字。瓶鼻海豚是海豚科中最為常見的一個種。
在本文中,我們採取上述第二項的定義。
因此鼠海豚Porpoises(齒鯨亞目鼠海豚科)在這個概念之下並不屬於海豚。而殺人鯨 the Orca及一些相關的鯨類屬於海豚科,因此被歸類為海豚。即使在日常用語中我們稱它們為"鯨"。
目前世界上有17個屬,約40種的海豚。它們在體型上有極大的差異。最小從1.2公尺40公斤的毛依海豚Maui's Dolphin,到最大的9.5公尺10噸的殺人鯨。而大部份種類的海豚重量常介於50到200公斤之間。它們的蹤跡遍及全世界,而常在較淺的海域及大陸的沙洲附近發現。海豚都是肉食性動物,通常以烏賊為食。
海豚科是齒鯨亞目中種類最多的一科。它們從約1000萬年前的第三紀中新世開始就開始進化至今了。

海豚的演化
海豚,還有鯨與鼠海豚,是由陸生哺乳類演化而成的。據信應為類似偶蹄目的種類。現在的海豚骨骼中,位於骨盆處有兩隻棒狀的骨頭被認為是退化的後肢。它們約在5000萬年前回到海中生活。詳見鯨類的演化一條。
海豚的性功能,是唯一與人類一樣具有不用發情就可以隨時交配,而交配的目的是取悅對方培養感情大於繁殖後代。這點是相當重要的。

[編輯] 海豚的傳說
關於海豚的傳說很多,有些也確有其事。例如,希臘歷史學家羅圖斯圖在《亞里翁傳奇》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亞里翁是生活在公元前6世紀列斯堡島的著名抒情詩人和音樂家,有一次在義大利巡迴演出後,便攜大量錢財乘船準備返回科林敦,途中,水手見錢眼紅,企圖謀財害命。當時,亞里翁請求讓他再唱一支歌,水手們答應了。誰知,他那動聽的歌聲竟引來了無數的海洋巨獸!在他被扔進大海之後,其中的一隻便將他一直馱到岸邊。這種神秘的動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海豚。即使到了近代,海豚救人的事件還屢有發生,像1949年出版的《自然史》雜誌,便刊登了美國佛羅里達一位律師夫人被海水淹得昏迷過去,正當生死攸關之際,附近的一頭海豚將她推上了沙灘。
根據漁民傳說,若海豚於岸邊游弋,當天必定風平浪靜,但兩天後便會狂風大作,海面掀起巨浪,令漁民無法出海。故此漁民視突然出現的海豚為不祥之兆。因此就大量捕殺海豚,令海豚數量急速下降。

大熊貓


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通常稱熊貓,又名貓熊,是屬於熊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熊貓生長於中國中西部四川盆地周邊的山區,是中國特有種,亦為國寶。全世界現存大約3100隻左右,由於生育率低,加上對生活環境的要求相當高,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中評為瀕危動物。
大熊貓古今有許多別名:食鐵獸、大貓熊、竹熊、白熊、花熊、貘、華熊、花頭熊、銀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執夷、貊、猛豹、猛氏獸、貔貅等。
在中文裡,這個動物有兩種名稱:熊貓和貓熊。其來歷的一種說法說1869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德(Armand David)認識了熊貓後,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歸屬於熊科。兩年後,動物學家進一步考查,研究它屬於貓熊科,將它進一步定名為「貓熊」。1940年代,在重慶北碚博物館展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當時,定名為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由於中文使用者傳統上通常都習慣右到左的寫法,所以當時貓熊一詞是以右到左的方式書寫。在標準中文文法裡,形容詞通常都被置放在名詞的前面。由於熊貓被一般人認為屬於熊科,因此貓是形容詞,熊是名詞。故,貓熊一詞在中文文法上是對的。到1940年代,很多中文使用者已經開始習慣左到右的中文讀法,所以當時重慶北碚博物館所展示的「貓熊」字樣就被大家誤讀成熊貓。從此以後,熊貓一詞便開始先在四川一帶流行起來,長此以往向傳訛誤,一至到今天,大部分的人也就習慣了使用熊貓一詞。
然而也有人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熊貓和貓熊兩種說法從一開始就沒有定論
[編輯] 分類學
由於大熊貓和小熊貓都兼有熊和浣熊的特性,也與這兩個科的動物有著明顯的差異,牠的科學分類一直有爭議,有人提議把大熊貓單列為熊貓科來解決這個問題。即使用現代的基因測試技術,對不同的蛋白或核酸進行比對可能得出大相徑庭的結果。因此大熊貓的分類至今仍有很大的爭議,詳見大熊貓科。

《美國哺乳動物學雜誌》2005年第四期發表論文,將大熊貓分為四川大熊貓和秦嶺大熊貓兩個亞種。其中秦嶺大熊貓為1964年北京師範大學鄭光美教授首次提出,而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方盛國教授等人的研究使這一說法得到國際承認[2]。


[編輯] 外形特徵
四川大熊貓的頭大而且長,牙齒小,更類似於熊,胸斑黑色、腹毛白。

秦嶺大熊貓亞種的頭圓,頭骨小,牙齒大,更近似於貓,胸斑為暗棕色、腹毛棕色,看上去更惹人喜愛。目前僅存273隻,更加瀕危。


[編輯] 習性與繁衍

[編輯] 習性
熊貓喜歡獨居,每隻熊貓有單獨的活動區域。

熊貓的食物主要是劍竹。竹子的特點是一年四季都能茂盛青翠,而且各部分的營養成分大體一致,它們吃竹子的心和竹筍,有時也吃竹葉。但熊貓的腸子很短,也沒有供發酵纖維素的共生細菌。熊貓只能吸收吃下去的竹子的17%,而鵝的食物雖然通過消化道很快,它們的利用率也有30%。這就使得熊貓每天進食時間長達10個小時以上。由於熊貓攝食的竹子種類很多,而它的棲息地又有很多種竹子生存。對於竹子周期性的開花死亡,沒有確鑿的研究證據表明熊貓會因此挨餓而危及生命。倒是棲息地的人工開發,讓熊貓的生息環境縮小從而無法找到合適的竹林。熊貓有時亦會吃肉,尤其是懷孕期的熊貓,常需要吃肉攝取營養。古時候有許多關於熊貓吃鐵的記載,熊貓還因此得名食鐵獸,這多發生在熊貓闖入人的居住地,它強勁的下顎足以咬下鐵鍋,但為什麼要吃這些東西就不得而知了。(在人工養殖下,成年大熊貓每天食用17-20公斤竹葉或者竹竿,夏天則食用45-50公斤鮮嫩竹筍,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還為熊貓專門配製了窩窩頭、蘋果、牛奶和玉米粥)

成年熊貓的發情期很短,一年裡雌性熊貓的發情期只有幾天,交配後就分開,由雌性單獨養育。熊貓在野外身手靈活,善於爬樹,遇到危險時奔跑速度很快。

[編輯] 繁殖
大熊貓常在冷杉的大樹洞裏生育,它一胎產一子,有時產兩子,懷孕時體貌無明顯變化。出生的大熊貓幼子只有一二両重,呈粉紅色,與成年熊貓形態差別很大。由於熊貓以竹子為食,每天需要長時間進食來保證熱量的供給,在育幼期母熊貓也要離開幼崽2-4個小時外出覓食。

1990年代以前,一些人看到母熊貓遠離幼崽而遲遲不歸,就對母熊貓的育幼能力表示懷疑,推斷幼仔遭到遺棄。有人提出要熊貓,就收養這些被「遺棄」的幼仔進行人工飼養。後對野生熊貓繁殖行為長期的觀察推翻了這種觀點,母熊貓長時間離巢在沒有外來干預的情況下不是對幼崽的遺棄,而是需要吃夠足夠的竹子來分泌乳汁來哺育後代。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的熊貓繁殖一直是一個難題,人工條件熊貓的自然發情減少,為它的人工繁殖帶來困難。1990年代以後,大熊貓的人工繁殖已經完成,多採用人工授精的方式。

北極熊


北極熊又稱白熊,是在北極裡生長的熊,牠是陸上最龐大的肉食動物。在牠生存的空間裡,牠是食物鏈最頂層。牠擁有極厚的鯨脂毛髮來保暖,其白色的外表在雪白的雪地上是良好的保護色,而且牠可以在陸上及海上捕捉食物,因此牠能在北極這種極嚴酷的氣候裡生存。
活動範圍
北極熊是一種能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生存的動物,其活動範圍主要在北冰洋附近,而最南則可以有浮冰出沒的地方找到牠們(現時找到牠們的最南點為中國大陸)。而最北可以在北緯88度找到牠們,而且有證據顯示牠們會橫越中心點[來源請求] 牠們的主要活動中心為:
弗蘭格爾島及西阿拉斯加
北阿拉斯加
加拿大北極領地及其內的群島
格陵蘭
斯瓦爾巴-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
西伯利亞中北部
最近因為溫室效應使到北極冰川融化而開始危及牠們的生存,牠們可能在21世紀絕種。[1] 這個趨勢可以由牠們活動範圍的最南點不斷向北遷移看出[1],而現在人們亦沒有任何計劃將牠們移居至其他適合牠們生存的環境,如南極洲
體型及體重
北極熊作為最大型的陸上肉食動物,其擁有兩倍於老虎的體積及兩倍於獅子的重量,成年雄性北極熊大約重400至600公斤,最極端的甚至超過800公斤。成年雌性北極熊的體積大約為雄性的一半,而其重量則大約為200至300公斤。成年雄性北極熊大約高2.4至2.6,而成年雌性北極熊則大約高1.9至2.1米。剛出生的北極熊大約只重600至700。美國2008年5月統計,現存北極熊數量大約為25000隻,其中大約60%活躍於加拿大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