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曬太陽的河馬


河馬(學名:Hippopotamus amphibius)的名字源自於希臘語「ιπποπόταμος」(英文名稱即hippopotamos,希臘語的hippos即「馬」,potamos即「河」),英文常縮寫成「hippo」,是源自非洲的大型草食性哺乳類動物,是生物分類法裡河馬科中的兩個延伸物種的其中一個(另一個是倭河馬)。

河馬是半水生的,棲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河裡或湖中,通常高達40頭以上的族群。白天的時候他們會為了保持身體的清涼而待在水中或泥沼裡;公河馬具有領域性,繁殖及生產皆發生在公河馬掌控延伸的水域中。他們會在傍晚的時候出水域來吃草。然而,雖然河馬在水中互相倚靠休息時會在水中的領域內,但吃草是屬單獨的活動,河馬在陸地上是沒有領域性的。

儘管他們的身體很像豬和其他陸地上的偶蹄目,他們最親近的親戚是鯨目,如鯨魚、海豚等等。鯨魚和河馬的祖先是由其他來自六千萬年前的偶蹄目分支。最早的河馬化石,屬於來自非洲的肯亞河馬屬,大約是一千六百萬年前。


[編輯] 習性
河馬是群居動物,每群大約有40隻。壽命為40-50年。雌性河馬在5-6歲時發情交配,妊娠期8月。 鼻子有防水活動肉膜,所以能潛入水中30分鐘。


[編輯] 主要特徵
體長3.5米(11英尺),肩高1.5米(5英尺) ,體重1500公斤到3200公斤(3,300到7,000磅)。幾乎與白犀差不多大,有些專家甚至斷言河馬是僅次於大象最大的陸地動物。雄性河馬到成年時還會長,但雌性河馬到25歲時便停止成長。雌性比雄性小,體重一般不會超過1500公斤。最大的雄性河馬的體重可達3000公斤。但有些河馬標本比還活著的3000公斤的河馬還大,最大的可達5000公斤。雖然河馬看起來高大笨重,它們比最快的短跑運動員跑得還快,時速達30千米/時(18英里/時)到40千米/時(25英里/時),最快的可達48千米/時(30英里/時),但河馬的耐力並不好。


河馬河馬的眼睛、耳朵、和鼻孔都在河馬的頭頂。這使它們可以花費大多數時間在水中乘涼、防曬。當河馬被曬得時間太長時,它們的身體會流出一種液體,很像汗和血,但這液體既不是汗也不是血。

河馬是草食動物但是稀疏獠牙長十公分,自衛攻擊時河馬大口足以將粗大尼羅鱷咬成兩截;母河馬為保護小河馬極具領域攻擊性,每年非洲有數十人接近水邊遭河馬攻擊喪命。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華南虎


華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編輯]

華南虎
華南虎生活喺中國:從山東半島到岭南嘅廣大地區,由於中國人口稠密,華南虎同人接觸比較多,中國歴史上描寫人虎鬥爭嘅故事所指嘅都係講華南虎,華南虎體形較小。最後一隻被確認嘅野生華南虎係喺1994年射殺嘅一隻,之後就再無確實證據證明野生種群嘅存在。1990年代以來江西湖南福建貴州都有華南虎蹤跡嘅報導,但大多缺乏科學目擊證據,有關專家估計野生種群數量僅為 30-50 隻。分布喺中國各地動物園中飼養嘅華南虎,大約有 60 隻,皆繁衍自 50 年代捉倒嗰 6 隻華南虎,佢地嘅基因組合嘅變化 (genetic variation) 唔足以維持此亞種,普遍相信呢個亞種最後會絕跡。

白頭翁


白頭翁Chinese Bulbul
【俗名】: 白頭殼仔、白頭公【學名】: Pycnonotus sinensis【分類】: 鶇科【體型】: 18 公分
【簡介】
常以集體活動為主,性吵雜,主要棲息於平地至中海拔處的樹林,並於其上築巢。其會部先端下彎,腳短。
【特徵】
頭至頸部為黑色,後頭部有一大塊白斑,演後亦有一塊白斑,胸部呈淡褐色,腹部為白色。翼面呈黃綠色。相似種為烏頭翁,後頭部無大白斑。
【食性】
以昆蟲、植物枝果實為主食。
【聲音】
清亮且有轉折,聲似「秋咕利、秋咕利」。

家燕





家燕 【留鳥】
Barn Swallow
【別名】:
鷾鴯
【學名】:
Hirundo rustica
【分類】:
燕科
【體型】:
17 公分
【嘴喙】:
 
【足型】:
【簡介】
北半球最普遍的留鳥,除了極地與海洋性島嶼外,分布世界各地,嘴小、頭大,雙翼尖長,尾羽分岔甚深,下方有半月形白斑,身體背面黑色而有藍色光澤,額紅褐色,喉亦紅褐色,上胸有黑色橫帶。腳足皆短而無力主要棲息於空中、岩石、峭壁、電線、建築物上。
【特徵】
生性好群居,飛行力甚強,能巧妙地反轉而非。通常於空中邊非邊捕食,築巢於砂質峭壁、石壁或屋簷、橋樑下。
【食性】
以飛行中的昆蟲為主食。
【觀鳥點】
通常在平地至低海拔之空中或電線上可見其蹤,特別是在春秋兩季的黃昏時分大量出現。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國王企鵝



中文名字
 國王企鵝
英文名字
 King Penguin
學名
 Aptenodytes patagonica
身高
 80~90公分
體重
 15~16公斤
外型特色
 其外表與皇帝企鵝相似但顏色更為鮮豔,嘴部也比皇帝企鵝來的長,耳斑有不同的色調及形狀。幼鳥有較淺的黃色耳斑及較暗的下顎板,且國王企鵝寶寶的顏色為褐色。亞種間的不同在嘴及翅膀的長度。
分布地區
 國王企鵝主要分佈於亞極區和溫帶區。如:南非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南非的南端海域、紐西蘭南方海域的馬奎利島...等等。
主食
 國王企鵝最愛的食物是魚和烏賊,但不是每次潛水都能捕獲到食物,大約865次潛水捕食僅86次(10%)成功而已。
數量
 100萬對
其他
  國王企鵝是體型第二大的企鵝,其外表與帝王企鵝相似,但更鮮艷。
 國王企鵝集體繁殖,有領域性,每對領域的範圍約1平方公尺。不築巢,每窩下一個蛋,由雌雄輪流孵蛋52-56天。雛鳥孵出時幾乎全裸,第一次的絨羽淺灰或褐色,第二次則轉為暗褐色,約40天大加入幼鳥群,10-13個月羽翼豐滿。小企鵝會被照顧約一年的時間。5-7歲達到性成熟。企鵝很長壽,據說可以活20-30歲呢!
 國王企鵝游泳的速度範圍在每小時8到幾乎10公里。它們是了不起的潛水員;根據紀錄它們能潛到 510公尺深的水下並能在水底待 18 分鐘。 僅在浮冰區域內的南極洲裡能發現國王企鵝。這些鳥類能夠在攝氏 0 度的溫度下生存。
 國王企鵝即使在海洋中也一起游泳、進食及潛水。企鵝群為它們的成員提供保護,防止飢餓及寒冷。如果企鵝太熱,就會舉起它的鰭狀肢,讓身體的兩面暴露在空氣中散熱。 當企鵝飢餓時,它們會開始成群的走在一起,當它們在陸地上用像蛙鞋的雙腳笨拙地蹣跚而行時,人們喜歡觀察企鵝滑稽的走路模樣及頭部的轉動。
 對於國王企鵝,雪上行走更有效的方法是用它們的肚子作「平底雪橇」般的滑行,使用它們的鰭狀肢及腿來推進。在水中,這些鳥類是熟練的游泳及潛水高手。像海豚一樣,每隔幾英尺企鵝要浮出水面來呼吸。
  國王企鵝不太有或根本沒有嗅覺,它們的味覺也是有限的。它們在陸地上可能是近視的,但在水裡面,它們的視力會好一些。由於企鵝有渾厚重疊的油性皮毛形成防水外皮,提供極佳的禦寒功能,所以能待在極寒冷的氣候裡,而且必須要適當保養這身皮毛,它們才能好好的生存下去。國王企鵝會以在水中扭動及翻轉的動作,用鰭狀肢摩擦自己的身體,進行幾分鐘的梳洗。
 國王企鵝透過呼叫及一些習慣性的動作來做彼此的溝通和交流,例如頭及鰭狀臂的擺動、彎腰、打手勢等等。在爭奪地盤時,它們會表現出像瞪眼、指向對方及衝撞之類的好鬥姿態。單聲的恐嚇呼叫,是用來警告掠食者的怒吼。
 國王企鵝在陸地上沒有掠食者,因此它們也不怕人類。在水中,它們的黑白顏色使它們幾乎不能被水上及水下的掠食者所發現。成年的企鵝主要的掠食者是海豹,大海燕可能造成國王企鵝幼鳥三分之一的死亡率。
Powered By Blogger